马术文化

中国古代养马业——远古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马概况

2022-11-22
2065

中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大量的考古发现,我国在5000年前的商朝,作为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已经有了成熟的养马技术。2014年,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中,居于首位的文物是一匹青铜马。这件商代文物造型简单憨厚,不足手掌大小,出土于延安市甘泉县,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马圆雕艺术品之一。它的出土充分说明在商代时期,马的养殖已经十分成熟。

周王朝时已经设立了十分完善的马政制度,马的饲养也有了十分明确的分工。《周礼》详细记载了周王朝严格的马匹养殖管理办法。《周礼·夏官司马》写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师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马的饲养设有专门的机构与专职管理官员,《周礼》中的校人、牧师、圉师、人、趣马、巫马等职司,分掌马的放牧、饲养、调教、乘御和保健等任务。

我国养育军马的历史最早记载于《史记》。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少数民族或外民族)部落,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常有小规模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时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作战速度与灵活性都很受限制,再加上官兵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国武灵王下令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

要学习骑射,首先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骑兵服饰。武灵王为了在全国推行胡服,首先决定说服自己的亲叔叔公子成改穿胡服。公子成是当时赵国最有威望的老臣,如果公子成能带头穿上胡服,其他人也就易于说服了。武灵王亲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并愿意带头穿上胡服。在公子成与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武灵王力排众议,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武灵王的胡服措施获得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他命令军队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大力发展骑兵队伍,赵国的国力从此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等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争霸中原的“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马逐步被中原国家运用于军事中。此后,骑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开始正式在中原各诸侯国之间盛行,马的繁殖与培育逐渐受到历代国家统治政权的重视。尤其春秋战国中后期,诸侯各国战事迭起,随着战争的发展,骑兵开始大规模兴起,军马需求迅速增加,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产马区。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千乘之家”、“万乘之国”以车马代表财富的语汇。(马术杂志,文/王红玉)

编辑:王仰坤

核发: 王仰坤

欢迎光临本站!×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