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资讯
“新疆马球,昭苏天马”新疆马球运动进入新征程


人才培养是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对于新疆马球运动而言,更是激活地域特色体育资源、传承马文化的核心动力。近日,依托昭苏“天马之乡”的独特优势,“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马球队历经4个月的训练,在阶段性考核中取得新突破。这不仅是队员技艺精进的见证,更折射出专业培养对地方特色体育人才成长的深远影响。马球运动正以全新的、国际化的方式回归天马故乡。
人才培养长效布局: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
马球运动不仅是力量与速度的较量,更是团队协作与智慧的考验。在马球场上,骑手们骑着矫健的骏马,挥舞着球杆,奋勇击球,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技巧。
来自新疆本土的中国马球运动员刘子闻,将在英国所学的马球技术带回家乡,在以马球运动促进新疆青少年体育人才发展和新疆伊犁马运动能力提升方面做出大胆尝试。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由昭苏县技工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选拔出来的学生组建了当地第一支马球运动青年集训队,12名学员凭借出色的体能和身体协调能力成功入选这支队伍。学员们在完成日常学业的同时,每天还要安排固定时间集中训练,十分不易。从今年3月至今,在教练的带领下,学员们学习了备马工作以及如何照料马匹、掌握了马背平衡技巧、挥杆动作要领、在实战中加深了对马球规则的认识、练习了防守和进攻等初步战术。训练成效十分显著。
随着新疆首支马球队的成立,以及“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马球项目的推进,马球运动人才培养在新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期间,球队特邀来自马球传统强国阿根廷的外教团队常驻指导,2名外教将国际前沿的马球理念、技术与昭苏马匹的特性深度结合。今年5月,2名外教来到中国伊犁马测试调训中心,对伊犁马进行考察和挑选,他们从马匹的形态结构、步伐和速度、性格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考量,最终挑选了8匹伊犁马作为球队用马。这些马经过调训后,很快熟悉了马球运动的奔跑规律和特点,灵活性和身体柔软得到了加强。
“昭苏天马的运动能力非常优秀,新疆马球事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外教赫罗尼莫·鲁凯
2名外教十分关心学员们的训练和对马球运动的理解。马球运动的起源讲起,耐心地讲解基本规则,详细地演示正确握杆、挥杆、击球姿势,不断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们在全方位的培训中迅速成长。经过4个月的训练,“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马球集训队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学员们可在小场地开展2对2的比赛。此次阶段性考核不仅是对日常训练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他们迈向更高水平的坚实台阶。未来,“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马球队将继续努力,为在标准场地进行4对4的比赛做准备。
“虽然这项运动很辛苦,但非常有趣,我对马球运动充满了兴趣。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练习,争取在这项运动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马球队队员麦热别克·加尼多来提
“在这段时间的训练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考核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未来,我会坚持训练,不断提升自己。”
——马球队队员阿扎玛提·叶尔沙提
“体育+文化+旅游”马上经济开启“昭苏模式”
“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这一阶段性成果的价值,不仅在于项目的普及和运动水平的提升,还促进了昭苏县在体育项目多元化发展道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马球运动的蓬勃活力,正为昭苏“体育+文化+旅游”蓝图注入强劲脉动。从单一生产到全链融合,昭苏以马为媒,通过育种、调训、赛事、旅游,产业链条得到深度延伸。“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的发展不仅是运动的回归,更是一个民族对马背文明的当代诠释,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过马球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现代竞技的跨越式进阶,我们看到了马球运动发展的多种可能。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比赛互动交流,构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疆马球文化走廊,推动新疆马产业、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新疆马球,昭苏天马”项目总教练刘子闻
“新疆马球,昭苏天马”,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在马背上书写着热血与梦想。从新疆马球人才的培养储备、新疆马球运动的不断进步,到马球文化的复兴与推广,再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共同推动着新疆马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迈向新的征程。
编辑:潘晴
核发: 潘晴